2009年3月17日 星期二

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策略



(一)設立海洋保護區(marine protected area, MPA)
  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育係以「棲地保護」為優先,1992年聯合國環境大會所提出的「21世紀議程」(Agenda 21)中,即將海洋保護區列為重點項目之一。而設立海洋保護區的議題,在20世紀末期才逐漸受到廣泛的重視(Sobel, 1993; Gubbay, 1995; Ormond et al., 1997; Roberts et al. 2002)。設立海洋保護區之目的在於:1.保護或管理關鍵性的海洋或河口系統,以保障其長期存在和保存其基因多樣性;2.保護受損、受威脅、稀有或瀕危的物種或族群,尤其是維繫這些物種生存的重要棲地;3.保護或管理經濟性重要物種生活史必須的關鍵棲地;4.保存、保護和管理具有歷史、文化或審美價值的海洋或河口區域,以供後代之永續利用;5.促進海洋及河口生態系的保育、教育和觀光利用;6.採取適當的管理措施,使人類活動能與海洋及河口生態系共存共榮。
(二)分區規劃(zoning plan)
  分區規劃是資源保育和管理的重要步驟,對於海洋資源管理而言,尤其重要。由於海域是互相連接的,而且影響因子很多,資源利用的型態互異,因此必須經由整合式的分區規劃,馭繁於簡,使資源保育和管理的方法易於執行。分區規劃的目標在於:1.對關鍵性或代表性的棲地、生態系和生態過程提供保護;2.區隔人類活動的干擾;3.在保護自然或文化資源的前提下,允許合理的人為利用;4.保留某一區域供特定的人為活動利用,以減輕此項活動對整個保護區的影響;5.保存海洋保護區的部分區域,僅供學術研究和教育利用。
(三)立法、執法與守法
  我們需要健全的法令來保護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特別是珊瑚礁和濕地生態系,並且要嚴格執法,並透過適當的環境教育,教導民眾養成守法的習慣。
(四)國際合作
  由於許多海洋生物的分布很廣,因此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育往往必須經由國際間的合作始能達成,例如:綠蠵龜和鯨豚的保育就需要許多國家的通力合作,即使是許多海洋無脊椎動物或珊瑚礁的保育,如果牽涉到國際貿易,也需要國際合作,才能達成保育的效果。



永怡於2009.03.17發佈

海洋生物多樣性面臨的危脅

  由於海岸和河口是人類最早開發利用的地區,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地區,而隨著工商業快速發展,淺海和河口地區面臨的環境衝擊也最嚴重,對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育帶來嚴重威脅,這些威脅主要包括下列各項。

(一)棲地破壞
  海岸棲地破壞包括:填海造陸、海岸開墾、溼地破壞、港灣和堤防構築等。特別是近30年來,臺灣在缺乏完善的國土規劃政策下, 以經濟掛帥為前提,競相開發海岸為工業區,造成海岸溼地被大規模開發利用,使得溼地和自然海岸迅速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養殖漁塭、工業區或水泥化的海岸,嚴重威脅到淺海生物的生存和生態功能(孫寶年, 1999)。

(二)過度利用
  漁業是人類利用海洋生物資源最悠久的產業,隨著人們捕魚技術的進步,以及各種漁業科技的應用,海洋生物資源已經遭受嚴重的破壞,根據聯合國世界糧農組織(FAO)的估計,全球47~50﹪的漁業資源已被充分開發利用,15~18﹪已被過度利用,9~10﹪已枯竭,因此,過漁(over fishing)是海洋漁業普遍的問題(Botsford et al. 1997; Jackson et al. 2001)。臺灣沿岸和近海本來擁有非常豐富的漁業資源,例如臺灣海峽是底棲和洄游魚類、蝦蟹類和貝介類的重要漁場,而東部海域則是大洋洄游魚類的重要漁場,東北部和東南部的湧升流海域更有豐沛的漁業資源(胡興華,2003)。但是近30年來,由於過度捕撈和一些非法漁業行為的盛行(包括:炸魚、毒魚、電魚等),已使得資源枯竭(賈福相, 1998;邵廣昭,2000)。

(三)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包括優氧化、毒物、重金屬污染、油污染、熱污染、廢棄物污染…等。臺灣沿海的污染物質主要來自陸地,主要污染源有市鎮污水、工業廢水及畜牧廢水等,這些污染物質經由河川、港口、沿岸和海洋放流管排放入海。近三十年來,臺灣的經濟快速成長,污染物質也快速增加,使得臺灣西部大部分河川的中、下游都受嚴重污染,這些污染源排入沿海,再加上海港和海洋放流管排入海的污水, 遠超過海水的自淨能力,使得西部海岸生態系的污染問題十分嚴重。即使是北部、南部和東部沿岸的珊瑚礁海域,也遭受沿岸土地開發帶來的沉積物污染,以及市鎮污水的有機污染,使得珊瑚礁的存續飽受威脅(李永適, 1999)。

(四)外來種入侵
  隨著國際間的往來頻繁,外來種經常在有意無意之間就被引進,而外來種入侵往往對本土生物和生態系造成嚴重的傷害。

(五)氣候變遷
  全球氣候變遷包括溫室效應所引起的水溫升高和海平面變遷、臭氧層破洞所引起的紫外線增加、氣候異常所導致的土石流和疾病流行等。歷年來,水溫升高導致大規模珊瑚白化的事件已有多起,為珊瑚礁的存續帶來嚴重考驗;海平面變遷會對淺海生物造成重大影響,臭氧層破壞導致海洋生物的異常病變,甚至海洋生物的疾病蔓延都與氣候變化有關(Harvell et al. 1999)。




妮靜於2009.03.17發佈

臺灣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雖然臺灣沿岸的海域面積與全世界海洋比較起來,非常渺小,但是卻擁有全球物種的1/10以上(邵廣昭, 1999, 2000)。例如:臺灣海域的石珊瑚約有270種,占了全球(約800種)的1/3;臺灣的魚類有2500種以上,約占了全球的1/10(如表1)。造成臺灣海域物種豐富的原因,主要是臺灣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多樣的海洋環境。在地理位置上,臺灣鄰近全球海洋生物多樣性最高的菲律賓-印尼海域,黑潮和南海水團把海洋生物的種苗源源不絕地運送至臺灣,來自東海的海流則把東海陸棚的生物送到臺灣海域(圖1),而臺灣沿岸海域多樣的棲地、地形和水文環境等生態條件,使得臺灣擁有異常豐富的物種(邵廣昭, 2000; 戴昌鳳, 2003)。














  在底棲環境方面,臺灣地區的海岸線長達1500 km,西部及北部是坡度平緩而水淺的大陸棚,東部海岸的坡度陡峭,南部恆春半島則是珊瑚礁海岸,底棲環境複雜而多樣;大洋和底棲環境的多樣化,使得臺灣海域擁有各種型態的海洋生態系(圖2)。基本上,大洋環境可分為陸棚生態系和大洋生態系,而底棲生態系則包括:河口灣、紅樹林、草澤、泥灘、潟湖、海草床等,主要分布在河口及沿岸濕地(戴昌鳳, 2003)。



(一)陸棚生態系(shelf ecosystems)
  從東海經臺灣海峽到南海的大陸棚,是世界最大的陸棚區之一。在這個陸棚區內,有中國大陸和臺灣西部多條河川注入於此,帶入多量的營養物質,而且,此區的海洋環境具有明顯的季節變動,夏季有旺盛的西南氣流,冬季則有強勁東北季風吹拂,冷暖水團的互動和黑潮在陸棚邊緣的湧升流,使得海水的重直對流良好,促成了高初級生產力,這些生產力就是支援豐富漁業資源的基礎。這個陸棚區的水產資源多達2000種以上,其中,經濟魚類有數百種,如帶魚、大黃魚、鯛魚、狗母、鯖魚、?及圓花?等;軟體動物有30種以上,甲殼類甚至可能超過1000種,其中,蝦類約有400種,包括各種對蝦、毛蝦、紅蝦、鷹爪蝦等,蟹類約有600種,包括梭子蟹、青蟳等;貝類和藻類資源也很豐富,而以牡蠣、文蛤、竹蟶、紅貝、鮑魚、扇貝、真珠貝等最具經濟價值,藻類則以昆布、紫菜、裙帶菜、麒麟菜、?菜、石灰菜等較多。
(二)大洋生態系(pelagic ecosystem)
  臺灣東部海域是典型的大洋生態系,這個海域的水溫高,水質清澈、光線充足,營養鹽供應是初級生產力的限制因子。雖然如此,這個黑潮流域的海洋生物資源仍相當豐富,許多洄游性魚類,包括飛魚、鬼頭刀、翻車魚、鯨鯊、鰹、旗魚、鮪魚等,以及鯨豚類都經常在此海域出沒,顯示本海域的魚產甚豐。在無脊椎動物方面,則有水母、頭足類、蝦類等。
(三)河口灣(estuaries)
  臺灣主要的河口大多分布在西岸,主要河川如淡水河、大肚溪、大甲溪、濁水溪、曾文溪、高屏溪等都注入臺灣海峽,東海岸則有蘭陽溪、秀姑鑾溪等。由於臺灣的山高地陡、河川短促,雨水通常在很短時間內就注入海洋,近年來,又因山坡地普遍被濫墾濫伐,以至於每逢雨季,往往造成土石流,不但破壞陸地景觀,也對河口和海岸生態帶來很大衝擊。在乾季時,又往往由於上游水源被水庫流置,造成河口乾涸,於是乾季和雨季之間形成強烈對比。
  河口灣通常是許多魚、蝦、蟹、貝類的幼生孵育場,尤其是一些在淡水和海洋之間洄游的種類的必經之地。臺灣西部的河口,近年來由於污染的影響,已產生很大的改變,許多原來在河口區孵育或洄游的物種,例如毛蟹,就幾乎已經?跡,只有在東部和東北角的河口灣,仍有一些洄游生物生存。每年夏秋之際,在臺灣東部河口常可發現成千上萬隻小蟹在溪水沖擊下,仍然前仆後繼向河川上游爬行,牠們是正要溯河而上的臺灣絨螯蟹和字紋弓蟹的幼蟹,準備回到河川上游覓食生長。當牠們長大成熟之後,又會順流而下,回到海洋繁殖,如此週而復始地進行牠們的生命旅程。由於河口區的高生產力,臺灣西岸的河口區常是漁民養殖文蛤、牡蠣、西施舌、血蚶等貝類的場所,這些地區也成為重要的養殖區之一。
(四)紅樹林(mangroves)
  臺灣現生的紅樹林植物有四種,即水筆仔、五?蛟、海茄冬、欖李;紅樹林的主要分布地點則在淡水竹圍、新竹紅毛港、苗栗後龍、嘉義布袋、臺南四草和屏東東港的大鵬灣。紅樹林植物的枝葉茂密,生產力旺盛,它的落葉枯枝會經由真菌分解,形成有機碎屑,這些有機碎屑則可提供許多生物利用,包括:多毛類、貝類、甲殼類、魚類、鳥類等,都是紅樹林生態系的主要居民。其中,最為大家所熟悉的動物,就是彈塗魚、招潮蟹和許多水鳥。
(五)岩礁生態系(rocky shore)
  岩礁生態系分佈臺灣東部、北部和澎湖群島的大部分地區,這些海岸主要是岩石底質,表面雖然可能有一些珊瑚生長,但是並不形成珊瑚礁;然而,岩石底質也有許多孔隙或不同的結構,可以提供各種動物附著棲息或避敵的場所,因此岩礁的生物種類和數量都相當多。岩礁生態系的生產者通常是大型海藻,包括各種綠藻、褐藻和紅藻等。其中,綠藻門的仙掌藻和紅藻門的珊瑚藻,都可以在它們的細胞壁上堆積碳酸鈣,形成堅硬的骨骼或造礁,這些主要由藻類建造的礁體,就稱為藻礁。臺灣海岸的藻礁分布在臺北縣的三芝至石門鄉及桃園縣觀音鄉海岸。由於藻礁的外形和珊瑚礁十分類似,常被誤認為是珊瑚礁。生活在岩礁生態系的動物,許多以刮食岩石表面的藻類維生,海膽、貝類和海兔就是這類動物的代表,尤其是海膽常在岩礁上鑿穴,形成凹凸不平的外觀,加速岩石的侵蝕和崩解。牡蠣和藤壺也是岩礁上常見的動物,牠們分泌的鈣質骨骼,則有鞏固岩礁的作用,其他如海葵、海綿、水螅蟲、苔蘚蟲等都是岩礁生態系中常見的生物,龍蝦和九孔更是岩礁生態系中最具經濟價值的生物資源。
(六)珊瑚礁生態系(coral reefs)
  珊瑚礁是海洋中生產力最高、生物多樣性最高、生物量最豐富的生態系,常被稱為「海洋熱帶雨林」。在這個生態系中,由造礁珊瑚群體不斷生長所建造的立體結構,提供許多生物的居住空間,珊瑚與共生藻的高生產力則提供食物給其他生物利用,包括:海綿、腔腸動物、多毛類、扁蟲、軟體動物、甲殼類、棘皮動物、魚類等,都是珊瑚礁的常見居民。







  臺灣位於熱帶至亞熱帶之間,周圍海域又有黑潮流經,沿岸的海水溫暖,大多適合珊瑚生長,因此,只要有硬底質的地方,大多有珊瑚分布,除了西部沿海沙質海域不適合珊瑚著生外,南、北、東部和各離島沿岸海域都有珊瑚的分布(圖7-5)。由於臺灣沿岸海域的環境條件並不相同,珊瑚的生長情形和珊瑚礁的發育程度也不一致;一般而言,珊瑚礁發育較好的地方是臺灣南部的恆春半島、綠島、蘭嶼和小琉球的沿岸海域,這些海域也是珊瑚礁生態系分布的主要地點,而東部、東北角及澎湖群島的沿岸海域則僅有零星分布的珊瑚礁。




  北部沿海從淡水河口北方起,經石門、野柳、金山、基隆、澳底到三貂角,這片海域大多為砂岩或頁岩的底質,冬季東北季風盛行期間的海蝕作用強烈,沉積物多,而且水溫在12- 2月間往往低於18℃,限制了珊瑚生長,因而只有零星的珊瑚礁發育。珊瑚群聚主要分布在富貴角、野柳、和平島、基隆嶼、鼻頭角、龍洞、澳底和卯澳附近,石珊瑚種類約有40屬100種。
  東部沿海從宜蘭縣至臺東縣沿岸,大多為陡峭的岩石海岸,沿岸海水大多溫暖清澈,但是由於海流較強和受到冬季東北季風的影響,不同地區的珊瑚生長狀況有相當大的差異。珊瑚生長較好的地區在蘇澳、龜庵、石梯坪、三仙臺、杉原附近沿海,這些地區也有珊瑚礁的形成,珊瑚種類約有50屬150種。
  南部恆春半島沿海是臺灣本島珊瑚生長最佳的地區,沿岸有發達的隆起珊瑚礁,海底則有生機旺盛的現生珊瑚礁,構成美麗景觀。珊瑚種類的多樣性高,有多達62屬250 種以上;色彩繽紛的珊瑚礁魚類則有1200種以上,還有眾多的藻類及海綿、海葵、貝類、甲殼類、棘皮動物等海洋生物。
  澎湖群島是由64個大小不等的島嶼組成,沿岸的底質主要為玄武岩,而且水淺、坡度平緩,因此珊瑚生長相當繁盛,珊瑚種類約有50屬150種,軟珊瑚的種類和數量較少。這些廣大的珊瑚礁海域,是澎湖發展海洋遊憩活動的重要資源,也是澎湖地區漁業發展的重要漁場。
  小琉球嶼是由珊瑚礁構成的島嶼,沿岸則為隆起的珊瑚礁圍繞,海面下的現生珊瑚礁相當發達,目前已記錄的石珊瑚約有50屬180 種;軟珊瑚的種類和數量都相當多。小琉球嶼的珊瑚礁除了是重要的觀光資源外,也是許多經濟魚類和甲殼類的孵育場所,對維護高屏地區沿岸的漁業資源十分重要。
  綠島和蘭嶼位於臺灣本島的東南方,兩者都是火山島,也都位於黑潮流域,沿岸的水質清澈、水溫適宜,珊瑚生長非常茂盛,沿岸都有發達的珊瑚礁分布,造礁珊瑚的種類約有60屬250 種以上;軟珊瑚的種類也很多,沿岸和海底的珊瑚礁生態系是此二島嶼重要的觀光資源。
  珊瑚礁在我國南海的分布也很廣,東沙和南沙群島都是珊瑚礁島嶼,周圍海域主要是發達的珊瑚礁生態系,估計擁有珊瑚種類300 種以上。
(七)草澤生態系(salt marshes)
  草澤生態系主要分布在臺灣西部的海岸濕地,尤其是大甲溪口的高美濕地及大肚溪口濕地,有面積較廣的草澤分布,這兩處草澤都以雲林莞草為主要植物。雲林莞草是屬於莎草科的一種耐鹽植物,植株高約50~90公分,它的地下莖有旺盛的萌芽能力,並且能夠快速繁殖,生長期在每年二月至八月,往往很快就形成茂密的草海景觀,而於5、6月間開花,九月開始老化枯萎,11月東北季風盛行時,大部分植株的地上部分都已枯萎,只留下地下莖部分渡冬,隔年春天又再度蓬勃生長,呈現明顯的季節變化。草澤生態系的高初級生產力和植株提供許多生物做為食物和棲息空間,包括:彈塗魚、招潮蟹、和尚蟹、沙蟹及其他許多底棲無脊椎動物,都是常見生物;每年冬季更吸引許多水鳥前來覓食,常有數以萬計的遷移性候鳥在此停留。近年來,因海岸地區開發的影響,已受到嚴重威脅,是亟需保護的生態系。
(八)潟湖(lagoons)
  潟湖是指由離岸沙洲與海岸之間部分封閉的水域,屬於海陸交界的緩衝地帶,許多從陸地來的物質在此處被分解,然後再以有機或無機營養鹽成分輸送到外海去,在物質的傳輸和循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而且由於潟湖是個平靜的淺水域,在營養鹽來源充裕,陽光充足的情況下,潟湖往往有很高的初級生產力,各類底棲生物也很多,構成物種多樣性相當高的生態系,這些潟湖也往往成為沿海漁民養殖的重要場所。
  臺灣西部有發達的潟湖,其中最著名的是東石潟湖、七股潟湖、大鵬灣潟湖等。東石潟湖位於東石港與西方海上的外傘頂沙洲之間,相隔的水域約十四公里,由於沙洲的形狀像一把撐開的傘,因此而得名。當地人稱沙洲為“汕”,包括外傘頂汕、頂頭額汕、王爺港汕等;外傘頂汕的外形似彎弓,它與東石海岸之間的一大片水域,稱為東石潟湖;這片水域在低潮時的平均深度大約在3 m之內,航道之兩側,蚵架縱橫一望無際。沙洲上的生物,主要是招潮蟹、多毛類、雙殼貝類等。
  七股潟湖是臺灣面積最大的潟湖,幾百年來,七股漁民就靠著潟湖裡豐富的浮游生物和高生產力養殖牡蠣,使七股成為臺灣數一數二的牡蠣產地;除此之外,虱目魚、黑鯛、石斑魚、烏魚等魚類養殖,也是這裡的重要產業,依靠的就是潟湖的高生產力和水質自淨的能力。
  大鵬灣潟湖位在屏東縣東港鎮海濱,它的水域面積約有450 ha,呈一內海地形。大鵬灣由於出海口太小,海水與外海的交換速度太慢,水質容易受到污染物的影響。即使如此,大鵬灣內的動植物資源仍然相當豐富,而且由於潟湖內經常風平浪靜,生產力相當高,因此大鵬灣是南臺灣的重要仔稚魚繁殖地之一,盛產烏魚、黑鯛、草蝦、斑節蝦。曾經在此出現的鳥類超過100餘種,每年冬季都有數以千計的各種候鳥包括小燕鷗、黑腹燕鷗、小白鷺等集結在大鵬灣潟湖區渡冬。
(九)沙灘及泥灘生態系(sandy and muddy flats)
  沙泥灘是沿海濕地的主要型態,它廣泛分布在臺灣海岸的濕地。其實,沿海濕地包括河口、紅樹林、草澤、潟湖和沙泥灘等,而其中沙泥灘可說是占了最大部分。
  沙泥灘的底質是顆粒較小的泥、粉沙或沙,它的外觀看起來相當平坦、一望無際,除了偶而可看到一些螃蟹和水鳥在沙泥灘表面活動之外,似乎生物相當貧乏,其實不然,大多數的生物都躲藏在沙泥底質之內,底質內的生物種類和密度可能相當豐富。
  由不同粒徑的沙或泥構成的沙灘或泥灘濕地環境,代表著波浪作用、海灘坡度和陸源物質交互影響的結果。沙粒大小會影響底質的保水能力、透氣性和緻密性,這些底棲環境的性質又會影響生物的分布,底棲生物的豐富度和物種多樣性往往和沙灘的環境特性有關。一般而言,細沙構成的濕地保水力強,易於掘洞,因而提供適合許多底棲生物生存的環境。另一項影響沙灘生物分布的環境因子是底質的含氧量,通常只在底質的表層有足夠的氧,讓需氧生物生存,由於耗氧生物的活動和許多分解者的作用,在底質表層之內的氧很快就被消耗殆盡,形成一層外表呈灰色的氧化還原不連續層,在此層之下就是黑色而無氧狀態的還原層。沙泥灘通常是有機物質堆積的地方,在這個環境中的細菌分解作用非常旺盛,因此各類型的細菌往往是沙泥灘生態系的要角,除此之外,還有許多依靠有機顆粒物質維生的環節動物多毛類、雙殼貝和螃蟹等底棲動物,當然這樣的環境也提供許多經濟性魚、蝦、蟹、貝類的覓食或育幼場所,尤其是許多仔稚魚或底棲動物的幼生會在泥灘生態系中渡過牠們的幼體期。因此,泥灘生態系不僅在海陸交互作用之中的物質循環扮演重要角色,也是維繫生物多樣性的關鍵棲地。




妮靜於2009.03.17發佈






超怪異海底生物 線上搶先看

記者陳志東/台北報導

配合即將於3月20日到22日於台北世貿二館展出的「亞太潛水展」,中研院多樣性中心博士後研究學者廖運志也將在現場展出40餘幅深海生物攝影作品,各種怪異罕見的海底生物像是深海褶胸魚、全身透明的深海巧絨、鴨嘴鰻、或是深海魷魚、海扇、巨口魚、燈籠魚等等都能在此看得見。

廖運志博士畢業於中興大學,是海洋大學海洋生物研究所碩士、台灣大學海洋研究所博士,其專長除了深海生物及生物多樣性等領域外,最著名的就是他所擅長的生態攝影,尤其去年在海洋大學展出「被日光遺忘的神秘國度─深海生物攝影展」,雖然展出作品僅十餘幅,但已獲生態攝影專家推崇,相當受到各界重視,而這次將展出40餘幅,精采可期,目前主辦單位也釋出數張照片讓網友搶先線上觀賞。

在這些作品中,包含了深海寄居蟹、深海海扇、會發光的深海魷魚、大嘴巴的深海巨口魚、身上有共生發光細菌的燈籠魚、長得很像電影裡異形的深海艾齒魚、有鴨嘴般嘴部的深海鴨嘴鰻、身體銀亮扁平像鏡子會反光的深海褶胸魚,以及全身透明、身體四周有像透明玻璃鐘罩保護、形狀很像蜻蜓或外星人的深海巧絨等等。



圖:深海鴨嘴鰻:這種有著像鴨嘴般嘴部的深海鰻,它們不尋常的上、下頷密佈著感覺細胞,當獵物輕輕觸碰時會迅速閉合,讓它輕輕鬆鬆地就可以享受一頓豐盛的晚餐!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廖運志博士拍攝,亞太潛水展提供



圖:深海褶胸魚:亦稱海銀斧魚,它銀亮且扁平的身體形同一面鏡子,可以利用反射周遭環境色來隱身避敵。這種深海魚在微弱光照的海面下深處朦朧區內,腹部發光器所產生的光度,剛好可以照亮身體下方的陰影部分,使它看起來與環境光色相似而形成隱蔽效果。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廖運志博士拍攝,亞太潛水展提供

圖:深海巧絨:這種深海魚有讓人非常驚艷的外型。透明玻璃般鐘罩保護下,它的身體形狀又像蜻蜓又像外星人,完全透明。它的名字叫「巧絨」,屬於端足目巧戎科甲殼動物。可是這種看起來很美麗的深海生物,會強行佔據圓桶狀浮游生物紐鰓樽的內部,把別人家當成自己家,產下大量粉紅色的卵,並就在人家家孵育它的巧絨寶寶。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廖運志博士拍攝,亞太潛水展提供


主辦單位表示,3月20日展覽開幕式後,廖運志博士也將到場現身說法,詳細說明台灣研究人員如何利用「海研一號」、「海研三號」等研究船在深達4千到6千公尺海底蒐集極為罕見的生物。

另外活動期間包含國內知名海洋生態攝影家柯金源,也將到場展出近20幅各式海底生態照片,柯金源是公共電視著名的珊瑚產卵現場直播攝影師兼製作人,其在公共電視製作的著名影片包括「記憶珊瑚」、「產房」、「海洋生物產卵記事」等等,都曾先後獲獎。

另外國際知名水中攝影專家、菲律賓籍的Yvette Lee女士也將到現場解說水中使用模特兒拍照的技巧,中華民國水中攝影協會的會員水中攝影作品,也將同時在亞太潛水展現場展出。

還有國內珊瑚礁研究權威、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主任鄭明修博士拍攝製作的影片「東沙環礁」和「龜山島」,也將在展場播映,展示這兩處國內最珍貴的海洋資源寶藏。另外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製作的海洋保育影片「黑鮪魚繁殖影像」、「墾丁珊瑚產卵紀錄」、「海洋傳奇」,及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製作的「澎湃列島」和「探索東沙」這兩部介紹我國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的影片,也都將在潛水展場公開播映。



(文章轉載自2009/03/16今日新聞)






育真於2009.03.17發佈

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的影響

生物多樣性對生態的影響:以整個地球來說,生物的種類愈多,也就愈能養活更多不同的生物,其中有些生物能提供藥用,就像狗狗不舒服時,會去啃草;有些生物可做為其它生物的食物;有些則可提供其他生物棲息與避難。所以人類其實是依附在整個生物多樣性之下生存。

影響生物多樣性的因子,主要可分為
一、生物因子:如物種的播遷能力、種間競爭
二、環境因子:如氣候、棲地的異質性、緯度、冰河作用、干擾
三、生物與環境因子的彼此交互作用


台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嶼,想像在六百萬年前,台灣因為板塊擠壓而第一次浮出海平面,應該是沒有任何陸生生物,因此台灣的生物的種源,也就是現在生存在台灣的這些生物,是從哪裡來的?又如何到達台灣的?這是我們討論影響台灣陸域生物多樣性的第一個問題,此外,這些生物播遷到台灣後,是否有適宜的棲地可以讓他們生存?將是影響台灣陸域生物多樣性的另一個主要問題。

◎影響台灣陸域生物多樣的主要因子
拉長時間尺度來看,台灣的陸域生物多樣性的種源,受到冰河期所造成的海水漲退之影響(圖1),在過去15萬年間台灣與歐亞大陸之間至少相連了5~8次(圖2,3),最後一次大約在一萬年前才與歐亞大陸分開,因此台灣為典型的大陸島嶼(landbridge island)。大陸島嶼指的是曾與大陸(continent)相連的島嶼,而海洋島嶼(oceanic island)則是指從未與大陸相連的島嶼,雖然兩者並非截然二分,但是一般而言,大陸島嶼上的生物並不一定要有跨海播遷的能力,且由於曾與大陸相連因此種源較穩定,但也因此與大陸的物種較相似,特有種的比例一般而言也較低。

相對的,一般而言海洋島嶼,物種豐富度較低,但特有種的比例則較高,例如夏威夷即為有名的海洋島嶼擁有極高比例的特有種。此乃因為少數個體到達島嶼後,由於島嶼的生態區位沒有被其他生物佔據,並且隔絕程度高,因此產生適應輻射之後出現大量新種的過程所致(Neo-endemism)。而隔離也可能造成一物種的族群數量太低而使得入殖失敗最後消失。另一類導致島嶼有較高比例特有種的原因,則是因為除了播遷到島嶼的族群外,其他地方的族群由於氣候變遷等緣故而滅絕,使得島嶼的族群變為特有種(palaeo-endemism)。例如台灣的冰河孓遺物種,像是台灣山椒魚,就有可能是在冰河期廣泛分佈於華南一帶,後來氣候回暖,造成這些物種僅能生存於台灣山區。






毓棻於2009.03.16發佈

海洋生物多樣性的特徵

  海洋生物生活在以海水為介質的環境中,海水的物理和化學特性都會影響海洋生物的分布、生存和演化,海洋生物多樣性也與海水的特性有密切關係。海洋生物在遺傳、物種和生態多樣性上的特徵,如下所述。

(一)遺傳多樣性
  全球海洋其實是相通的,並沒有明顯的地理分隔,而且由於海水是流動、循環不已的,因此,和陸地環境比起來,海洋環境通常相當均質,長距離散布則是影響海洋生物分布的重要機制。由於海洋的相連性,許多學者認為海洋生物的基因交流相當頻繁,族群遺傳分化並不明顯,因此往往相隔數千公里海域的族群遺傳結構都很均質。然而,近年來許多研究皆指出,海洋生物的遺傳多樣性比預期要高很多;一方面是由於海洋中存在著許多無形的隔離障礙,例如:洋流系統或水團的分隔、生殖時間的分隔、辨識機制的差異和棲所選擇等,都可能導致遺傳分化或種化,使得遺傳多樣性增加(Palumbi, 1994);而在另一方面,由於海洋環境的均質性,使得生物趨同演化的現象普遍發生,許多外形相似的個體,可能已經具有相當程度的遺傳分化,而海洋環境中的同胞種(sibling species)或隱蔽種(cryptic species)很普遍(Knowlton, 1993);也就是說,目前依據形態來區分的一個物種,可能包含數個物種。

(二)物種多樣性
  由於海洋生物廣泛分布的特性,其物種的特有性(endemism)通常比較低;而在不同空間尺度上,海洋生物的物種多樣性各有其特徵。

  在地區性尺度上,海洋物種多樣性往往與棲地型態有關。例如:大洋環境的物種多樣性比底棲環境低;而在底棲環境中,硬底質(包括岩石和珊瑚礁)又比軟底質(包括沙灘和泥灘)的物種多樣性高;而淺海的物種多樣性則通常比深海來得高。

  在區域性尺度方面,一區域的物種多樣性與棲地類型有關,棲地愈複雜多樣則物種多樣性也愈高,例如臺灣四周海域的棲地十分多樣,各類型海洋棲地幾乎都出現在臺灣沿海,因此海洋物種多樣性也非常高。

  在全球性尺度上,有三項主要特徵:1.洋區之間的差異-印度、太平洋的物種多樣性明顯高於大西洋,以石珊瑚為例,大西洋僅有約60種,而印度、太平洋卻超過800種,一般認為這種差異可能和地質歷史及冰河期的氣候變遷有關。2.緯度梯度-不論在大西洋或太平洋,海洋物種多樣性皆以赤道附近最高,由此向兩極逐漸遞減(上圖),這種現象係由於熱帶海域的珊瑚礁擁有很高的生物多樣性,而珊瑚礁的分布和發育隨著緯度增加而遞減所致。3.經度梯度-不論在大西洋或印度、太平洋,海洋物種多樣性的分布都有一明顯的中心:前者位於加勒比海,後者位於馬來半島、印尼至菲律賓所圍成的三角地帶;物種多樣性皆由此中心向外遞減(下圖),以太平洋的珊瑚分布為例,在菲律賓海域約有800種,到了夏威夷群島僅有約60種,而在東太平洋熱帶海域更只有約50種。一般認為,東太平洋的物種是由西太平洋物種多樣性中心經由長距離散布而來,而?跨太平洋廣大深海的阻隔就是淺海生物散布的障礙。

《上圖:五大類海洋無脊椎動物種類數隨緯度成梯度分布的現象(取自邵廣昭, 1999)》
《下圖:印度-太平洋(a)及大西洋(b)造礁珊瑚屬數的分布,顯示物種多樣性的中心及向周圍遞減的現象(仿 Veron, 1995)》



(三)生態多樣性
  海洋生物的生態多樣性通常是指棲地型態的複雜度,尤其是沿岸及淺海的棲地型態,其中擁有高生物多樣性的棲地包括海草床、紅樹林、岩礁和珊瑚礁等;事實上,沿海棲地還可以依據環境特徵區分為更多樣的類型(Ray, 1991)。以珊瑚礁而言,其中就包含許多類型的微棲地, 例如: 礁臺、礁脊、潟湖、槽溝、礁斜坡等,不同的微棲地各有特定的物種佔據,因而構成海洋生物的多樣性。除此之外,功能多樣性及群聚或生態系多樣性都是構成生態多樣性的成分。


毓棻於2009.03.16發佈

何謂生物多樣性?

名詞由來與其意思:

來源:「生物多樣性」一詞,在1976年即已列入美國國家森林經營的法案中,當時的原意是指生物物種的豐富度(species richness)。1986年,科學家重新闡釋生物多樣性,即生命的多樣性,包括遺傳、物種與生態系三個層級。
當年9月,美國的科學家正式將Biological Diversity簡化為BioDiversity這個新字。自此而後,BioDiversity,再轉變為Biodiversity一詞,並逐漸在大眾媒體中成為流行語,其意義已超越當初生物學的範疇。

過去有人把「diversity」,這個字翻譯為「龐雜度」或「歧異度」,聯合國的中文翻譯是「多樣性」。


意義:在學術上,「生物多樣性」(biological diversity)的定義是指不同的生態系由不同的成員所組成,即使有共通的成員,成員的基因也未必相同。它涵蓋了所有從基因、物種、族群、生態系到地景等各種層次的生命形式。生物個體的表現由各式各樣的基因所掌控,各種不同的生物個體互相依賴生存,因而形成了一個複雜的生命之網。在這個網中,任何一種生物消失或加入,都會使生命網改變,甚至造成整個網的瓦解或消失。






雅音於2009.03.16發佈



2009年3月4日 星期三

主題介紹 作業進度 工作分工


主題介紹:海洋生物多樣性調查

作業進度:

第一週 :工作分工
鄭育真:實地拍攝與照片彙集統整
李毓棻:蒐集資料與統整
王妮靜:蒐集資料與統整
郭永怡:蒐集網路文獻與檔案製作
蘇雅音:蒐集網路文獻與實地拍攝


第二週:分組、建立部落格
第三週:分組討論
第四週:蒐集資料與統整
第五週 :檔案製作與上傳資料
第六週 :實地拍攝
第七週 :實地拍攝與照片上傳
第八週:

育真於98.3.14

部落格組員介紹




姓名:郭永怡
學號:1095419062
E-mail:
angel_0345@hotmail.com.tw
興趣:看卡通
永怡於2009.03.04








姓名:蘇雅音
學號:1095419061
E-mail:
zz54320@yahoo.com.tw
興趣:攝影
雅音於2009.03.04







姓名:王妮靜
學號:1095419065
E-mail:
lazypartyone@yahoo.com.tw
興趣:研究法學
妮靜於2009.03.04


<>br/


姓名:鄭育真
學號:1095419038
E-mail:
fetgirla@yahoo.com.tw
興趣:戶外休閒活動


育真於2009.03.04




姓名:李毓棻
學號:1095419004
E-mail:
tt76110@yahoo.com.tw
興趣:旅遊
毓棻於2009.03.04